当前位置:首页 > 网卡

她是国考一次上岸的优秀校园记者!

优秀团干

华政通讯社-融媒体中心记者


(资料图)

《新闻人》文字总编

记者节新闻采写大赛通讯类一等奖

她的理想

在一篇篇文章中照进现实

……

勇于奋进

敢于挑战

国考一次上岸

王昶在华政园

书写自己独一份的青春答卷

执笔

哪里有新闻,哪里就有她

高中时,王昶便已下定决心学习新闻专业,来到华政后,她决定先为自己找到“落脚点”。

在成为华政新视传媒的一名校园记者后,她正式开启了自己的采写探索之路。

相比起书本上乏味的理论知识,王昶更喜欢在实操中获取鲜活的实践知识。

她不断在生活中寻找可以编成稿件的“素材”,将课堂与生活联系。

于是她写出了《华政人:三食堂拍了拍你!》《谢谢你!选择华政园!》《华政园24小时!致敬全体华政人!》等稿件,得到老师与同学的一致认可。

在校期间,王昶在校报、相关公众号和新闻网页上发表文章40余篇。

去年3月,疫情初始带来短暂的未知恐惧。王昶主动接下采写任务,前往“一线”阵地,与各种“谣言”“未知”“恐慌”赛跑。

“在面临疫情时,我有一种不能置身事外,要挺身而出的感觉。”

她记录了疫情中一线人员的辛勤投入,为全校师生带来真实及时的消息。这次经历让她更加明白一篇稿件的“重量”。

校园之外,王昶也记录了不少社会事件,发表了《五六十岁做“投资”,“我爸掉进传销的坑”》《高校“刷课”暗网背后——疫中线上教育的明与暗》等新闻作品。

她曾奔赴广东实地调查事件真相。通过与受骗者沟通了解情况、搜集信息,摸清了传销组织的架构。不仅为当事人追回被骗钱财,还收集了采访记录、图片与视频,形成充分的证据链。

经孙祥飞老师指导,她完成了题为《五六十岁做“投资”,“我爸掉进传销的坑”》的报道。

“我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报道,让家有老人的家庭防范于未然,并且能帮助受骗家庭提供相应的办法和帮助。”

这篇凝聚着王昶将近一年心血的稿件,最终获得了第十一届铁塔记者节新闻作品大赛通讯类一等奖。

从发现线索到完成作品获奖,这与王昶喜欢尝试、不畏困难的性格有关。

“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敢想、敢做、肯做,三者缺一不可,人不能总是给自己设限,只有不断突破自己才能不断进步。”

在王昶看来,练成校园记者离不开“四力”的培养:第一时间发现新闻线索的“眼力”;在日积月累中培养开拓性思维,学会发现问题、挖掘有价值素材的“脑力”;勤奋努力收集多元信息,多技能打磨作品的“脚力”;视野公正、文字客观,树立说服力的“笔力”。

“校园记者的经历,让我整个人有了巨大的成长和改变。”王昶说,在做校园记者前,她性格内向,但随着采写经历的丰富,她逐渐变得开朗健谈。

王昶从最初的读者,变成一位幕后工作者,见证了一篇报道如何从最原始的素材,被收集、整理,最终转化为清晰直观能够传达给公众的文稿。

“成为校园记者让我体会到了角色身份的转换,视野的开拓还有控场能力的提升。”

好义

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闪光

王昶很早就开始规划未来的工作方向。在明晰目标、权衡利弊之后,王昶选择了考公的道路。

这个就业方向,与王昶疫情期间担任层长、成为基层志愿者的经历有关。

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,王昶主动担起层长的职责,在疫情防控楼担任层长共计71天。

“作为一名党员,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奉献自己的力量,是我的职责。”

选择成为层长,也是选择肩负起重任。回忆起那段日子,王昶坦言“非常累”。

每天早上六点睁眼,直到凌晨,她会一直守着微信等待随时可能下达的通知;每日三餐的数量统计、搬运与发放等工作,组织核酸检测、搬运物资等事项。

但她说:“如果自己的付出能够被理解,会感到很值得。”

同年9月贵州疫情期间,王昶主动报名志愿者,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,被评为了长征社区2022年度优秀志愿者。

社区与学校不同,人员更为复杂也更难管理。在这段经历中,她亲身体会到基层工作的艰辛。

看到工作人员辛苦的样子,王昶深有感触:“如果能有一些新鲜的思维、方法注入到基层工作中,工作可能会更加顺利,完成度也会更高,我们也能更好地去服务群众。”

正是在这样的经历之下,王昶更加明确了考公的意义,更加坚定地选择了考公的道路。

“我考公不仅仅是为了一份工作,也不仅仅是想回家陪父母,而是还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大家做点贡献——我想用自己的思维、自己的作为让基层、让需要有新鲜血液的地方得到一定的改善,让群众对我的工作满意。”

但备考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,模考成绩不理想、因为疫情反复隔离等因素增加着她的压力。

“当状态不好时,我会选择放空自己。”

王昶喜欢灵活的备考安排,状态不好时就通过休息、倾诉等方式转移注意力、发泄情绪,很快便能够调整过来继续学习。

“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并肩作战是非常幸福的事。”

她和一些目标一致的朋友建立了线上互帮互助小组,一起进行面试模拟演练、相互鼓励、分享经验。最终,王昶成功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,顺利“上岸”。

“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考公也是,独木桥的后面往往还有独木桥。我认为,宇宙的尽头并不是考公,而是为自己而活,向心而为。”

在王昶看来,不论选择的方向如何,都要思考自己未来想做什么、成为怎样的人,并为此努力,不辜负光阴,对自己的未来负责。

“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路,设立一个又一个目标,不断完成每一阶段的目标。”

尝试

勇往直前、大胆实践

回忆大学四年的生活,王昶认为勇于尝试铺就了她大学丰富生活的底色。

大一刚学习新闻学时,曾是理科生的她,一时难以适应文理科学习方式的差异。但面对这些困难她并没有退缩,而是不断地摸索和尝试,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模式:

首先,要学会适应老师的风格。不同老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,适应老师的风格,能够更好地吸收课堂的知识,完成课业。

“老师会让学生就某些现象或者理论发表自己的观点,通过新旧观点的碰撞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。适应这种教学风格,敢于去表达,对我的学习非常有帮助。”

其次,要注重实操。新闻学专业的学习都是围绕着“眼力、脑力、脚力、笔力”这四力进行的。

抓住课业、社团中能够实操的机会,不断尝试,提升自己的能力、积累经验,能够对学习的理论和专业有更深刻的理解。

学习上的不断尝试,让王昶实现了成绩的飞进,在大二、大三学年分别获得综合测评第二名、第一名。

对专业内容的掌握、以校园记者身份不断积累经验,让她更好地履行作为班长的职责。

同时担任新视传媒文字总编、华政通讯社-融媒体中心记者、班长等职务,要求王昶更高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,协调好各类事务。

她会先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,将大的任务目标拆成一个个小目标去完成。

“最忙的时候,课程从早八上到晚九,我需要见缝插针地利用课间等各种空闲的时间来完成工作。”

高效方法的运用,提升了她处理多线任务的能力,也让她发掘了自己更多的潜能。

她想对刚步入校园、有些懵懂的新生说,或许大家会感到迷茫,但也不必害怕,给自己设限,反而要“广泛涉猎,勇于尝试”。

多多尝试各种各样的社团、爱好、生活方式,不断接触新的人和事,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领域,让自己的心境成长,才能更好地朝着感兴趣的方向不断努力。

“如果一直畏难,不去挑战,就很难有进步。”

推荐DIY文章
腾讯课堂修改名字昵称方法
网易云音乐关闭愿望清单的方法
ps暂存盘已满解决办法
迅雷网盘删除上传记录方法
汽车之家定位其他城市教程
wps关闭自动续费的方法
精彩新闻

超前放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