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证券之星
(资料图片)
“代糖龙头”金禾实业(002597.SZ)于8月30日晚间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,报告显示,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 267,482.05 万元,同比下降 25.71%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0,330.94万元,同比下降 52.76%。金禾实业继续加大研发,上半年投入1.15亿元,同比增长 7.37%。经过持续的投入和技术改进,进一步增强了公司核心产品的竞争力。
金禾实业表示,2023年上半年,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,国际经济复苏乏力,主要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,加剧了全球需求的收缩。加之国内消费动力不足,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仍待加固,国家加大宏观政策调控,着力扩大内需,国内经济保持了发展韧性和潜力。
面对这一复杂的经济背景,金禾实业将聚焦主业,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,加强与战略客户的合作,加大国内外市场的开发力度,并通过降本增效相关举措来管控供应链环节成本,以确保公司经营稳定发展。
积极调整销售策略,稳固市场份额
金禾实业半年报显示,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变化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,公司的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,为了应对这一局面,公司紧密关注市场动态,充分发挥多产品组合的优势,以进一步确保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地位。为了适应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竞争形势,公司强化了市场形势的分析,加强了国内市场拓展,优化了销售团队的人才结构,并充分激发业务人员的积极性,推动了公司营销业务的精细化管理。同时,公司还注重提高产品质量,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,积极打造行业品牌。
强化知识产权及研发投入,提升竞争力
金禾实业在其半年报中披露,其在上半年完成专利申报 11 项,获授权专利 18 项,截至6月30日,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275项,其中发明专利187项,实用新型专利 87 项。这一庞大的知识产权矩阵持续壮大,为公司未来的创新和竞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为提升其主要产品的竞争力,金禾实业成立了降本增效专班,致力于优化工艺、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。通过持续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改进,公司成功地实现了收率的提升、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等重要目标,进一步增强了其核心产品的竞争力。
金禾化学材料研究所优化组织结构,成立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升级中心,开展新产品、新工艺研发与提升。上半年,研究所集中精力推动日化香料、食品添加剂、新材料等产品的技术研发,完成了部分产品工艺路线的论证和小规模试制工作,并已在上半年完成了工业化中试基地建设的准备工作,预计在年底前完成中试基地土建和设备的安装工作,达到调试状态,以实现生产工艺的可靠性验证,推动公司新业务的扩张。
另外,在生物合成领域,金禾实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。金禾实业基于年产1500吨的生物发酵类装置完成了合成生物学中试平台的建设,论证了高品质阿洛酮糖的生产工艺可行性,目前正在推进降本工艺的优化工作。与此同时,金禾实业还与一些高校和科研企业合作,签订了新的合成生物学产品研发协议,完成了部分产品的小规模试制工作,并积极准备中试工业化装置的改造,以及相关产品的工业化方案、商业推广和许可审批工作。
为支持这一创新努力,金禾实业在上半年度投入了11,465.80万元的研发费用,同比增长了7.37%,占营业收入的 4.28%,公司计划通过继续建设研发能力,在绿色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技术领域积极开展合作交流,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。金禾实业还将继续加大对新产品研发和现有产品生产技术的投入,以综合方案服务商的身份,探索与公司产业链协同的非粮食生物基产品和新能源材料,以持续为客户创造最佳的产品解决方案。
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,扩展产业链
金禾实业半年报显示,公司在上半年完成了年产5000吨三氯蔗糖技改项目的建设,这将进一步提升产能规模,提高生产效率,降低生产成本,巩固公司在三氯蔗糖领域的优势地位。同时,金禾实业积极推进定远基地二期项目的基础建设,为公司在食品饮料、日用消费、先进制造等领域高附加值产品的快速扩张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。
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环保工作,支持可持续发展
围金禾实业在安全和环保方面采取了坚决措施,制定了2023年的安全和环保管理目标实施方案,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。公司持续增加安全环保投入,完善HSE管理体系,加强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,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。此外,公司还进行了重大危险源突发事故应急演练,提高了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处理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。
值得关注的是,世卫组织在今年7月份宣布了阿斯巴甜可能致癌,而作为更安全的代糖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的生产商金禾实业,也许会是最大的受益者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金禾实业的安赛蜜全球市占率超过60%,三氯蔗糖全球市占率超过50%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对健康的追求,无糖、低糖产品会越来越普及,0糖的甜味剂将成为广泛的替代品。
某知名券商表示,随着甜味剂市场的景气度逐渐回升,以及定远二期项目的投产预期,金禾实业的长期增长前景非常明朗。并看好公司核心产品的盈利复苏,以及新项目投产后的业绩增长潜力。